毛片在线视频_videofree欧美另类性暴力_善良的母亲在线观看_动漫美女靠逼视频

媒體報道
鄔傳雁:讓投資變得簡單 挑選好企業的三個標準
來源:網易財經 時間:2018-11-05

wz.jpg

 

投資理念

 

        投資是志存高遠的事情,基金經理的價值就是要去發現大家看不到的東西。投資的成敗最關乎人的修為,需要看透很多東西,需要有所取舍。我們主張在投資的各個環節擇高處立、放眼長遠,找到有潛力的行業或子行業,并從中選出管理和文化特別優秀的公司長期持有。

 

正文

 

        做了多年的投資,常常有持有人會問我這樣的問題:當你決定投一家企業的時候,主要的原因是什么?這篇文章就想來討論這樣一個問題。這也是我在長期的投資工作中,縈繞在心頭最久的一些想法,也是我自從事投資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部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為了避免枯燥,我想用一個故事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記得我曾經調研過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,這家公司的業務在行業內可謂數一數二,但奇怪的是,這家公司的股權激勵較少,高管薪酬也大致在100萬以內,并且在過去的十幾年里,這家公司的主要管理層幾乎沒有流失,公司的團隊始終保持著新鮮的戰斗力,這令我感到不可思議。我在苦苦地思索,這背后的奧秘究竟是什么?

        按照管理學的經典理論,我們知道,股權激勵——讓企業的管理者成為股東,按照他們的貢獻去分配利益,這已經是企業管理中極為有效的一種激勵方式。即便如此,當一家企業走過了激情四射的創業年華,慢慢由小做大,并最終成長為一家大企業的時候,它仍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龐大而冗余的官僚體系,而當內部摩擦不斷升級,企業的經營效率和速度都會下降,隨之而來的是競爭力的下降。甚至在有的時候,曾經獲得股權激勵的那一部分,也成為了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消極力量。在物理學的范疇里,這種現象被稱作為熵增,即當一種物質變得足夠多的時候,原有的狀態會由有序變得無序。


        少有公司會在創業初期去考慮這樣的問題,但越來越多的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后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。更多的管理者,終其一生都在破解這個難題:讓熵增變為熵減,從有序到無序再回歸到有序,這是一道管理學的終極命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,我們常常發現一些新的現象、新的做法,用傳統的理論已經無法做出解釋。作為基金經理,我總想弄清楚這些現象背后的本質。我開始研究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案例,也發現了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:

 

        比如,剛才提到的那家企業從一開始就設立了一種組織架構。在這種架構里,既有我們最常見的垂直的職能部門設置,同時又有橫向的以項目組存在的業務條線。每一個員工既屬于某個部門又歸屬于某個項目組,這是一種矩陣式的管理。它打破了傳統組織架構中的條塊分割,當一個項目或重要客戶出現時,能夠迅速從各個部門抽調并組織出一個團隊,響應和推進。這個體系是真正以客戶為導向的,部門既存在又被打散,員工的潛能被極大地激發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還不是全部。我們知道,在傳統的企業文化當中,部門之間很容易形成條塊分割,屬于我部門的事我才管,不屬于的就不管。但在這家企業,卻有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利他主義,一件事情,不論和他有沒有關系,只要對客戶的利益有幫助,他都會積極響應、全力支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深究下去,我們發現,在這家企業還有更有意思的一種現象,它的管理層很少去做決策,所有的決策都由執行者來做,責任和決策權全部下放,領導只負責為想要做事的人爭取內外部的資源,他們更像是一個服務者而非指揮者。所有這些創造了一個結果,那就是這家企業孕育出了一片有利于成功的土壤,有了各方面的支持,員工的自我價值特別容易實現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當我接觸并了解到這種獨特的管理文化的時候,感到特別的興奮,這是全新的,我從未見過的,還有很多新的東西等待我去發現和研究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他們將這樣一種組織形式稱作為“賦能型的團隊管理”,管理者的職能是向整個團隊賦能,去幫助下面的人實現自己。而管理者也需要不斷地學習,發現、引導和培訓人才,換句話說,管理者有責任提升下屬的管理能力。除此之外,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完善員工的利益分享機制,有些核心員工每年取得的分紅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薪水的價值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是一種強大的企業文化,有著它自己的獨特個性,以利潤分享及伙伴關系作為基礎,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優勢。而同時,利他的企業文化又為抗拒因循守舊、確保變化提供了優質的土壤,為企業帶來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。


        當這樣一種顛覆式的管理模式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,作為基金經理,我只能一邊學習,一邊試著去理解。我發現,研究得越深入,值得學習的優秀企業越多,而這些我也將在未來的文章里一一呈現給大家。

        在觀察這些優秀企業的做法時,我發現了很多相通之處。我想到了美國的亞馬遜,他的創始人貝索斯是一位極其善于學習的人,他顛覆了書店、顛覆了超市、顛覆了計算能力市場……他是一個持續性的、非連續性的、創新性的創業者,而這種能力主要得益于他的學習習慣和博大的胸懷。他曾經說過,“只能產生短期利潤的項目都不重要,無論現在賺多少錢,能夠產生長期現金流的項目才是重要的,無論現在虧多少錢”。這種長線思維,沒有特別長遠的眼光都是無法做到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還有當年零售業的開山祖師沃爾瑪,他的創始人沃爾頓在個人自傳《富甲美國》中是這樣寫的,“盡管我們津津樂道于所有那些促使沃爾瑪走向成功的要素——銷售規劃、商品配送、科技應用、市場戰略、不動產購置——但事實上,這些都不是我們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的真正秘訣。我們公司之所以能發展得如此壯大,如此迅速,是因為我們,也就是主管們,能夠同我們的員工打成一片。我們同員工們的關系是真正意義上的伙伴關系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所以在長期接觸企業的過程中,我也開始試著總結,我為心里的卓越企業,更準確地說,是卓越企業的管理者設定了三條標準: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一個層次是學習能力。我相信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卓越的企業,他們的管理者一定熟知沃爾瑪、亞馬遜所走過的路。他們在不斷地學習,學會了長線思維,學會了與員工建立伙伴關系,并且通過提升自己不斷地賦予團隊新的能力。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、更新自己的認知,他們才能去理解這個世界所發生的變化,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二個層次是長線思維。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索斯曾經給巴菲特打電話,問巴菲特:“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,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,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?”巴菲特回答說:“因為沒人愿意慢慢的變富。”慢慢變富,這就是一種面對財富的修養,好的企業家應該懂得,長期思維的價值遠大于博弈的價值。同樣,對于我們的投資也是如此,只有具備了長線思維,我們的投資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三個層次是使命感。我們知道,企業的經營需要盈利,但盈利不是企業的終極目標或者唯一目標。我們所能列舉的國內外特別卓越的企業,都是帶著使命感而來的,他們撬動整個行業的變化,關注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,不為眼前的短期利益做違背社會公德的事情。他們的目光遠大、胸懷寬闊,積極地把蛋糕做大,而不是進行簡單的零和博弈。只有這樣的企業,他們的路才能走得更寬、更遠。


        當我專注于這幾項標準的時候,投資反而變得越來越簡單。最后,我想用前幾天讀到的一段話來作為本文的總結,“看到這個時代的非線性發展,正讓過往的絕大多數經驗變成廢紙,能力被重新定義,模式瞬間淪為桎梏,我愿意自己保持歸零的心態”。這段話,送給我自己,也送給正在手機或電腦前閱讀此文的你。



上一篇:泓德基金: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 A...
下一篇:泓德基金李倩:樂觀看債市 中短債配置...
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